摘要:文章先指出塑料曾因替代戰略物資被贊美,后著重闡述其不易降解帶來諸多問題,如海洋垃圾、微塑料遍布全球等。還介紹了微塑料降解及健康危害情況,雖危害缺乏定論,但因其難清除,強調要盡早減少塑料垃圾,現紡織印染V3.0技術已經解決微塑料不入大海的難題。
關鍵詞:紡織印染V3.0、塑料、微塑料、塑料垃圾、降解難題

? ? ? ?塑料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原材料,它代替的是木材、鋼鐵和天然纖維,這三樣東西都曾經是各個國家爭相搶奪的戰略物資,所以曾經有作家寫文章贊美塑料,稱它促進了人類的和平。
? ? ? ?但是,塑料有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不容易降解。隨著塑料制品的普及,塑料垃圾的問題開始顯現。最早引起大家關注的是大件塑料垃圾,尤其是進入海洋的大件塑料垃圾,因為它會一直漂浮在海面上,從而被各種海洋動物誤食。
? ? ? ?還沒等海洋塑料垃圾的問題得到解決,新的問題又出現了。英國普利茅斯大學(UniversitofPlymouth)的理查德·湯普森(RicharoThompson)教授在2004年5月7日出版的《科學》(Science)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消失在海洋塑料垃圾都去哪里了?》的文章,首次提出了微塑料(microplastics)這個概念。
? ? ? ?按照最新的定義,微塑料是指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一般情況下肉眼很難看到這樣小的碎片,這就是為什么微塑料此前一直未受到重視的原因。如今這種微塑料已經遍布全球了,甚至在珠穆朗瑪峰和馬里亞納海溝都能找到它的蹤跡。
? ? ? ?2024年是微塑料這個概念誕生20周年,湯普森和他的同事們又寫了一篇詳細的綜述,發表在9月 19 日出版的《科學》雜志上。根據這篇綜述天然環境中的紫外線、高溫、高濕和氧氣會加快大件塑料的分解速度,而包括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在內的幾乎所有類型的塑料都有可能被分解成微塑料。不但如此,毫米級的微塑料還會繼續降解成微米級的微塑料,后者甚至還會進一步降解成納米塑料(nanoplastics)。可惜目前科學界對這種級別的微塑料缺乏研究,不知道納米塑料還會不會完全降解成氣體和礦物質。
? ? ? ?很多人希望通過推廣可降解塑料來解決這個問題,但這篇綜述發現目前的技術很難做到完全降解,所以這種可降解塑料反而會加快大件塑料的分解速度,增加環境中微塑料的總量。換句話說,除非采用焚燒的方式,否則環境中的塑料垃圾很難被徹底降解干凈,結果就是納米塑料會越積越多,其對健康和生態的影響有待研究。
? ? ? ?說到微塑料的健康危害,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幾平所有的野生動物體內都發現了微塑料,人體內自然也不例外。但是,曾經有傳言說每人每周都要吃進一張信用卡那么大的微塑料,這個說法太夸張了,真實情況沒有那么嚴重。
? ? ? ?事實上,塑料難以降解的特性使得進入人體的微塑料并不會直接和人體細胞發生化學反應,而是大都被原封不動地排出體外了。換句話說,除了少數自帶毒性的塑料分子之外,微塑料最大的危害在于其超大(相對而言)的表面積會吸附大量有毒物質或者抗原,從而引發炎癥反應或者氧化應激反應,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 ? ?2024年3月6日出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刊登了一篇論文,發現58%的成年人的血管斑塊中含有微塑料和納米塑料,而含有這些塑料的人最終發展成心臟病的概率是其他人的4倍。
? ? ? ?不過,這樣的研究數量還是太少,而且都是相關性研究,缺乏因果關系的證據。因此,學術界關于微塑料的健康危害這個問題仍然沒有達成共識。但在此之前,我們必須盡可能地減少塑料垃圾因為微塑料一旦進入環境就很難被清除。如果我們等到確定了微塑料的危害之后再采取行動的話很可能為時已晚。
主筆:袁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